档案数字化

所谓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扫描技术,采用专业的扫描仪、高拍仪和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纸质、缩微胶片、底片等载体上的档案信息作数字化处理,生成数字影像文件进行存贮,并将档案检索信息输入计算机,采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

数字化要求

1. 纸质档案扫描

  • 根据档案幅面的大小(A4、A3、A0等)选择相应规格的扫描仪或专业扫描仪(如工程图纸可采用0号图纸扫描仪)进行扫描。大幅面档案可采用大幅面数码平台,或者缩微拍摄后的胶片数字化转换设备等进行扫描,也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后的图像拼接方式处理; 

  • 纸张状况较差,以及过薄、过软或超厚的档案,应采用平板扫描方式;纸张状况好的档案可采用高速扫描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 页面中有红头、印章或插有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彩色插图的档案,需要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

  • 需要进行OCR汉字识别的档案,扫描分辨率建议选择≥300dpi。

2. 图像处理

使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扫描原件生成的电子图像做批量或手动的旋转、纠斜、剪边、拆分、合并、去噪等处理,进行图像格式文件的转换和多页电子图片的合并,保证电子图像居中、清晰、端正。图像处理后保证图像信息与原档案内容完全一致,不删除页面任何有用信息,包括正文内容、页眉、页脚、手写注释和印鉴等。扫面的页面内容基本居中显示,不出现明显偏左或偏右现象。不出现页面内容残缺或将其它页面信息扫入本页的现象 

3. 扫描件质检

  • 对图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图像质量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图像的处理。 

  • 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扫描的图像文件不完整或无法清晰识别时,应重新扫描。 

  • 发现文件漏扫时,应及时补扫并正确插入图像。

  • 发现扫描图像的排列顺序与档案原件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 认真填写相关表单,记录质检结果和处理意见。

4. 文件格式转换

  根据需要将扫描件转换成pdf文件、双层pdf文件或tiff文件。

5. 数据挂接 

转换后的档案文件需挂接在档案管理系统中,需确保档案文件与目录一致,不多传、不漏传。

6. 档案还原装订 

扫描工作完成后,拆除过装订物的档案应按档案保管要求重新装订。恢复装订时,应注意保持档案的排列顺序不变,做到安全、准确、无遗漏。档案装订分为整卷装订和按件装订两种。通常采用三孔一线方法装订;文件很薄时,也可采用缝纫机扎线装订,但线脚不宜过密,以免出现折断档案现象。